2022年妇产科护理学主管护师考试知识点(十六)
2021年12月18日 来源:来学网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来学网校课程答疑系统每天会收集考生无数的问题,网校老师会在24小时内为考生解答学习上的问题,小编整理了复习知识点精选,以供考生参考!
分娩期妇女的护理
正常分娩
分娩:妊娠满28周及以后的胎儿及其附属物,从临产开始直至从母体全部娩出的过程,称为分娩。
早产:妊娠满28周至不满37周间分娩。
足月产:满37周至不满42周间分娩。
过期产:妊娠满42周及以后分娩。
影响分娩的因素
①产力:将胎儿及其附属物从子宫内逼出的力量称为产力。包括子宫收缩力、腹肌及膈肌收缩力和肛提肌收缩力。
②产道:骨产道与软产道;
③胎儿;
④精神心理因素。
(一)产力
(1)子宫收缩力:是临产后的主要动力。
特点:1)节律性:临产开始时,宫缩间歇期5~6分钟,持续约30秒。随产程进展,宫缩间歇期渐短,持续时间渐长。宫口开全(10cm)后,宫缩间歇期仅1~2分钟,持续时间60秒,宫缩强度随产程进展也逐渐增加。
临产后正常宫缩节律性示意图
2)对称性:正常宫缩每次开始于左右两侧宫角,以微波形式迅速向子宫底部集中,然后再向子宫下段扩散,引起协调一致的宫缩。
3)极性:子宫底部收缩力最强、最持久,向下则逐渐减弱、变短。
子宫收缩力的对称性
4)缩复作用:每当子宫收缩时,子宫体部肌纤维缩短变宽,间歇时肌纤维重新松弛,但不能完全恢复到原来长度,经过反复收缩,肌纤维越来越短,能使宫腔内容积逐渐缩小,迫使胎先露下降及宫颈管逐渐展平、扩张。
(2)腹壁肌及膈肌收缩力(腹压):是第二产程时娩出胎儿的重要辅助力量。腹壁肌及膈肌收缩使腹内压增高,促使胎儿娩出。产妇正确使用腹压,可顺利娩出胎儿及胎盘,若产妇用力过早,易使产妇疲劳,造成子宫颈水肿,产程延长。
(3)肛提肌收缩力:第二产程中,宫缩时肛提肌的收缩可协助胎先露在骨盆腔内完成内旋转及仰伸等作用,有利于胎儿娩出,并且在第三产程时可协助胎盘娩出。
(二)产道
(1)骨产道:三个平面五条径线。
骨盆轴与骨盆倾斜度
①骨盆轴:连接骨盆各假想平面中点的曲线为骨盆轴。此轴上段向下向后,中段向下,下段向下向前。
②骨盆倾斜度:指妇女直立时,骨盆入口平面与地平面所形成的角度为60°。骨盆倾斜度过大,影响胎头衔接和娩出。
(2)软产道
1)子宫下段的形成:子宫峡部非孕时长约1cm,临产后长达7~10cm,成为软产道的一部分。由于子宫肌纤维的缩复作用,子宫上段肌层越来越厚,子宫下段肌壁被牵拉越来越薄,在两者间的子宫内面形成一环状隆起,称生理缩复环。
2)宫颈的变化
①宫颈管消失:初产妇多是宫颈管先消失,宫颈口后扩张;经产妇多是宫颈管消失与宫口扩张同时进行。
②宫颈口扩张:临产前,宫颈外口仅容一指尖;临产后当宫口开全(10cm)时,妊娠足月胎头方能通过。
3)骨盆底、阴道及会阴的变化:会阴体变薄,分娩时注意保护会阴。
(三)胎儿
胎儿能否顺利通过产道,还取决于胎儿大小、胎位及有无造成分娩困难的胎儿畸形。
(1)胎儿大小
1)胎头颅骨:在分娩过程中,通过颅缝轻度重叠使头颅变形,缩小头颅体积,有利于胎头娩出。
2)胎头径线
双顶径:足月平均约9.3cm;
枕额径:平均值约11.3cm,胎儿以此径线衔接;
枕下前囟径:平均值约9.5cm;
枕颏径:平均值约13.3cm。
(2)胎位:头先露时胎头先通过产道,矢状缝和囟门是确定胎位的重要标志。头先露时,由于分娩过程中颅骨重叠,使胎头变形、周径变小,有利于胎头娩出。臀先露时,胎臀先娩出,阴道扩张不充分,胎头娩出时头颅无变形机会,使胎头娩出困难。横位时,妊娠足月胎儿不能通过产道。
(3)胎儿畸形:胎儿畸形(如脑积水、连体儿等),通过产道常发生困难。
(四)精神心理因素
在分娩过程中精神心理状态可以明显影响产力。产妇对分娩的安全性有顾虑,并对医护人员有很大的依赖性。因此,产妇除在产前门诊接受健康宣教外,更应在分娩过程中,获得护理人员的耐心细致的陪伴和安慰。
备考福利
报考指南.课程服务
备考干货.学习规划
想了解更多考试内容吗?
来学网陪您备考,助力您的考证路!
安徽新梦想现已开通线上辅导课程,名师授课、专家答疑、更有定制科学复习计划!点击进入: 安徽新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