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安全

1597. 2018年9月10日,某公司采购部电话告知VCM车间,由安装分公司负责除尘器消声器的安装施工。某公司安环部经理程某与项目现场负责人杨某签订了安全协议并对其进行安全教育培训考核;车间主任王某、安全员王某、班长屈某与杨某就《VCM车间发生除尘器消声器安装检修方案》进行沟通并现场对接、技术交底。车间办公室对参加该项目的黄某、王某、李某、李某、华某5名作业人员进行施工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安全措施等安全培训和技术交底。 之后安装施工队用吊车将部分设备、材料、2具干粉灭火器等吊到乙炔发生厂房楼顶,对作业区域用红色绳设警戒线,9月11至13日按照规定流程实现了安全作业。 9月14日8时10分,施工队杨某向车间主任王某申请办理动火作业票,准备安排华某、黄某、李某3人进场作业,并指定华某负责现场管理。王某安排班长屈某负责相关安全监护工作。屈某对施工人员华某、黄某、李某说:“今天取样分析人员要晚一点来取样,在未办好动火作业证之前不允许作业。”约8时25时,华某、黄某2人先上到乙炔发生楼楼顶并先后爬上了消声器周围的作业平台,李某在等待动火作业票。华某带着1把梅花扳手和1把开口扳手,在作业平台上正面对着消声器,手中拿着开口扳手,黄某与华某隔着消声器正对面站立。8时40分,华某用开口扳手在清理消声器外壁上角钢支架顶部经气割留下的尖锐处,相互撞击时产生火花。突然一声闷响,除尘器发生爆炸。听到爆炸声音后,公司多名员工赶赴乙炔发生厂房。 王某、屈某等往楼顶跑,在上楼时碰到正在下楼的黄某,得知还有一人未下来,三人爬到楼顶寻找,发现华某躺在除尘器西北面的楼顶地面上。王某试探其鼻孔,有明显呼吸,其手有温度且有脉搏,但无反应神志不清,立即电话报告公司领导郭某,请求紧急救援,要求安排吊车及救护担架,郭某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并赶赴现场指挥应急救援。9时15分,华某被吊车吊至一楼地面,及时送上已等候的120救护车,并送至某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抢救,终因华某伤势过重经医院全力抢救无效死亡;设备受损约20万元。
1598. 2月19日6时30分,三班班长张某按照程序,安排北塔更换配方的试生产工作。此前,已对反应系统进行危险与可操作性研究,6时31分,停止向熔融器加返料。6时40分,停止向熔融器输送硝酸铵溶液,走空熔融器。7时16分,启动硝酸铵输送泵,开始向熔融器内加硝酸铵溶液。7时20分许,造粒主操曹某贵在操作室发现1#混合槽温度达到201℃,但随着硝酸铵溶液的进入,温度缓慢下降,就未将这一情况向班长张某报告。当1#混合槽的料浆达到工作液位时,张某通知曹某贵向1#混合槽加入硫酸钾和氯化钾配比后的混合粉料。 7时30分许,张某到中控室,发现1#混合槽的温度达到190℃,用对讲机安排曹某贵将加热蒸汽阀关小。蒸汽阀关小后,张某观察到1#混合槽温度在加大粉料投入量后逐渐回落至186℃左右,即离开中控室。 梁某来到中控室,发现1#混合槽温度偏高。于是上塔进操作室,安排关闭1#混合槽加热蒸汽阀、加大粉料投入量。约5分钟后,1#混合槽温度不仅未降,反而还在上升,赶紧到96米层分气包处将1#混合槽蒸汽进气阀关死。由于物料停留时间过长,导致物料中硝酸铵受热分解,温度持续上涨,操作室时电脑显示1#混合槽液位已达31%(正常工作液位为30%)即准备进行造粒。李某、李某云来到造粒机处,用电动葫芦将造粒机提起后,发现喷头还在旋转,于是到操作室要张某波关闭造粒机电源。 当其返回正准备更换造粒机时,梁某发现有料浆沿着墙壁流下,并伴有黑烟,并跑向楼梯处,随后听到一声闷响,发生燃爆。 经调查,该公司部分安全管理人员未依法考核合格,所采用的工艺设备淘汰落后,压力设备的安全阀未投用,未制定操作规程,硝化工艺在装置未实现自动化控制,未实现紧急停车功能,反应装置场所无检测报警装置。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案例背景,根据《化工和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标准》,该公司有哪些重大事故隐患? 2.请简述硝化工艺危险特点。 3.请说明停工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4.并简述变更管理的程序包括的内容。 5.除案例背景提到的危险与可操作性研究,系统安全分析法还包含哪些内容?
1599. 2008年1月25日凌晨2时50分,电解岗位当班操作工张某巡检发现10号电解槽底板漏盐水,立即向带班长李某汇报,李某接到汇报后立即同张某一起到现场查看,发现导电棒严重锈蚀,确认该槽底板铜螺母脱落,立即向分厂调度刘某汇报,刘某又立即向公司当班调度汇报,公司当班调度一边按照停车程序安排停车,一边向厂级值班人员、分厂领导、生产部长汇报上述情况。3时5分分厂书记赵某赶到现场查看情况,确认该槽已断液面,确定情况危急,有发生爆炸危险,要求当班操作工远离10号槽,然后到氯氢工段现场安排停氯气泵、氢气泵,为防止氯气泄漏保留5号氯气泵对系统进行抽空,后又回电解工段,3时15分电流全部降平,系统停车,这时生产部长、分厂厂长、电解班长已赶到现场,并安排现场维修人员用7号胶塞把该电解槽底部漏孔塞住。 继续补充盐水,安排当班操作工用11号胶塞把碱液出口封住,同时检査所有电解槽液位,以免其他电解槽发生缺水现象,3时25分左右到场领导共同讨论隔离10号槽,正在做前期准备工作期间,因盐水液位仍然上不来,造成阴极系统氢气通过10号槽进入阳极氯气系统,达到爆炸极限,发生了氯气系统爆管,时间大约为4时,经检查现场人数,确认无人员伤亡,但造成固定资产损失800万,现场清理费用10万,现场抢救费用40万,流动资产损失价值500万,减产损失价值300万。 经调查,该岗位部分操作工,在日常工作中,对电解槽盐水液位状况巡检监控不到位,巡检记录流于形式,各岗位应急预案不完善,各岗位操作规程不健全,企业岗前安全培训不到位,缺乏日常安全培训,员工安全意识淡薄,各级领导值班带班制度未严格落实,电解紧急停车处置预案不完善。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1.请简述电解工艺(氯碱)安全控制的基本要求及反应类型。 2.请分析本案例中的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并计算该事故直接经济损失。 3.请结合案例背景提出相应的事故防范措施。 4.根据《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编制程序包括哪些步骤?
1600. 3000吨/年过氧化甲乙酮项目于12月25日停产,27日联系购买双氧水准备恢复生产。冀牌照车辆在某化工有限公司未进行检查直接将由盛装过盐酸的塑料桶(无标示)装29.36t双氧水(过氧化氢含量50%)于12月29日早上7时到达九某化工厂,29日早7时30分,冀牌照车辆进入卸车场地(过氧化甲乙酮生产装置南侧空地),该卸车场占地约300m2。 该企业负责人未制定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未组织制定相应操作规程,该企业员工仅凭经验进行双氧水等危险化学品装卸车作业,对于双氧水物理化学性质不熟知,对于双氧水遇碱、金属粉末反应危险特性不了解,未经过相应安全教育培训,安全防范意识弱,没有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可以依据,无现场事故处理能力。 押运员装好卸车软管,企业两名职工开始进行卸车作业,一人负责装桶,一人负责转运,中午12时30分至13时10分卸车工人吃午饭,13时10分左右继续进行卸车作业,13时50分位于车辆西北侧的一装满双氧水的包装桶突然发生爆炸,造成3人死亡。爆炸造成水泥地面下陷15cm形成1.5m×3.2m的大坑,周围10余个待转运双氧水桶被炸飞,距爆炸点北侧3m处生产厂房外墙倒塌,车辆受损,约100m范围内建筑物门窗玻璃不同程度受损。事故共造成3人死亡。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案例背景,分析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 2.请简述氧化工艺工艺危险特点。 3.根据案例背景,请说明本次事故等级及应由什么级别政府调查,并简述事故调查包括的内容。 4.简述装卸车前的安全检查包含哪些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