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学网)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21岁,高中学历,一年前来城市打工。
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的一段咨询对话:
心理咨询师:记得你上次临走时说一周以后再来咨询的,现在半年都过去了,你不觉得两次咨询间隔的时间太长了吗?这次又有什么问题需要我帮助?是新问题还是上次的老问题?
求助者:上一次没有再来是因为您的咨询确实有效!我妈听了您的建议第二天就收拾自己的东西回老家了。她不在我身边,我们之间就再没产生过摩擦。我现在特别相信您的咨询水平,所以这次又有两件事想请您帮我解决。
心理咨询师:我可以帮你解决问题,但是你这次不能再违反我们的咨询规定了。咨询过程中我们双方都有各自特定的责任、权利和义务,我们必须遵守。你具体说说是哪两件事吧!
求助者:第一件事是我公司里比我晚来的几个人两个月前都涨工资了,唯独我的工资没变,我觉得是老板想用这个办法让我觉得难受,让我自己主动辞职:第二件事是我的女朋友不想和我继续交往了,这对我的打击也太大了。我现在心里烦得不得了,吃不香、睡不着,可又不知道该怎么办。
心理咨询师:同时遇到两件麻烦事确实让人很难应付,而且恋爱、工作对于年轻人来说都是头等大事。但是我们不能同时进行,问题必须一个一个地解决,你觉得应该先从哪一个问题入手?
求助者:(沉默)……我也不知道应该先解决哪一个,最好是能一起解决。
心理咨询师:那你能不能仔细思考一下,在目前情况下,事业和婚姻哪一个对你来说更重要?
求助者:(沉默)……我还是决定不了。以前遇到问题,或者还没出现问题,我妈妈就都帮我提前处理了。我现在这份工作就是我妈托人给我介绍的。唉!如果我妈还在这里,我们老板也不会这么对我,我女朋友也不会嫌我窝囊。您是有水平的咨询师,这种事情一定见过很多,还是您帮我选择吧!
心理咨询师:我终于理解你妈妈为什么要陪着你了!你根本没有独立生活的能力,这样下去会越来越糟。我现在倒是觉得培养你独立生活的能力、自立自强的精神比解决你那两个问题更重要,你说是吗?
求助者:(沉默)……真是这样吗?两个多月来,我一进单位心里就不舒服,看见谁都烦。我今天来找您,本来是想让您帮我解决问题,可是听你刚才的话,内容和口气都和我的老板差不多,我现在的感觉就像是在公司里。
心理咨询师:咨询中的阵痛是难免的,我们咨询师有责任给求助者建立正确、健康的价值观,不能一味满足求助者的快乐。如果咱们的咨询目标不一致,说明我们不匹配,你有权利选择其他的咨询师。
求助者:您让我再想想……
  1. (多选)咨询师在第一段谈话中使用了( )。
    A.
    (来学网)修饰性反问
    B.
    (来学网)多重选择性提问
    C.
    (来学网)责备性问题
    D.
    (来学网)多重提问
  2. (单选)求助者不遵守咨询预约时间是违反了( )。
    A.
    (来学网)求助者的权利
    B.
    (来学网)咨询师的权利
    C.
    (来学网)求助者的责任
    D.
    (来学网)求助者的义务
  3. (多选)咨询师说"那你能不能仔细思考一下,在目前情况下,事业和婚姻哪一个对你来说更重要?",这表明咨询师( )。
    A.
    (来学网)启发引导求助者
    B.
    (来学网)运用了指导技术
    C.
    (来学网)解释求助者问题
    D.
    (来学网)运用了内容表达技术
  4. (单选)求助者说"我还是决定不了……还是您帮我选择吧",说明求助者对咨询师产生了( )。
    A.
    (来学网)信任
    B.
    (来学网)阻抗
    C.
    (来学网)移情
    D.
    (来学网)依赖
  5. (单选)咨询师说"我现在倒是觉得培养你独立生活的能力、自立自强的精神比解决你那两个问题更重要,你说是吗?"在这里咨询师使用了( )。
    A.
    (来学网)责备性问题
    B.
    (来学网)解释性问题
    C.
    (来学网)修饰性反问
    D.
    (来学网)开放式提问
  6. (单选)求助者说"两个多月来……我现在的感觉就像是在公司里"。说明求助者对咨询师产生了( )。
    A.
    (来学网)信任
    B.
    (来学网)依赖
    C.
    (来学网)移情
    D.
    (来学网)共情
  7. (单选)求助者在对话中共出现了三次沉默,前两次的沉默可能是( )。
    A.
    (来学网)怀疑型
    B.
    (来学网)思考型
    C.
    (来学网)茫然型
    D.
    (来学网)反抗型
  8. (单选)求助者第三次沉默可能是( )。
    A.
    (来学网)怀疑型
    B.
    (来学网)情绪型
    C.
    (来学网)思考型
    D.
    (来学网)反抗型
  9. (多选)求助者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包括( )。
    A.
    (来学网)母亲强势
    B.
    (来学网)女友要分手
    C.
    (来学网)独立性差
    D.
    (来学网)工作不满意
  10. (单选)对于该求助者的心理问题,最可能的诊断是( )。
    A.
    (来学网)一般心理问题
    B.
    (来学网)神经症性心理问题
    C.
    (来学网)严重心理问题
    D.
    (来学网)社交恐怖症
  11. (单选)通过对话,可以了解咨询师与求助者在匹配关系上属于( )。
    A.
    (来学网)匹配型
    B.
    (来学网)冲突型
    C.
    (来学网)欠缺型
    D.
    (来学网)忌讳型
  12. (多选)在本次咨询过程中,咨询师出现的失误包括( )。
    A.
    (来学网)使用了不恰当的提问
    B.
    (来学网)对咨询目标存在错误观念
    C.
    (来学网)没有积极关注求助者
    D.
    (来学网)对咨询关系匹配理解错误
正确答案:
(1)BCD
(2)D
(3)AD
(4)D
(5)B
(6)C
(7)C
(8)B
(9)BC
(10)C
(11)B
(12)ABCD
答案解析:
1.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心理咨询技能中提问方式的掌握情况。凯利曾经把临床交谈中不适当的提问方式做过如下归类:(1)"为什么……"的问题。这类问题的含义对求助者是有强烈暗示性的,因为它明显地要求助者说明理由,暗示求助者的行为或情绪是错误的;(2)多重选择性问题。这类问题并不是开放性问题,仍然是封闭性问题,使我们获得的信息仍然受到限制;(3)多重问题。对一件事从几个方面同时提问可能使求助者不知所措;(4)修饰性反问。这类问题实际上并不构成问题,因为它不需要回答也无法回答。这样的问题,常常使会谈陷入僵局;(5)责备性问题。这是以反问形式责备求助者。这种问题,对求助者能产生很大的威胁感,会引起求助者的防卫。这对推动交谈没任何好的作用,所以在咨询中应严加杜绝;(6)解释性问题。这是心理咨询师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和理解,而不是推动求助者去自我探索。关于如何提问的问题,应当在临床实践中认真对待,因为它直接影响求助者和心理咨询师的关系。关于如何提问的问题,应当在临床实践中认真对待,因为它直接影响求助者和心理咨询师的关系。在进行初诊接待时比较合适的做法是间接询问求助者希望得到哪方面的帮助,不可直接逼问。间接提问如:"你来这里想解决什么心理问题?"。而在咨询的过程中,一般需要采用开放式提问和引导式提问,以促进求助者充分地表达自我,也可以适当结合一些封闭式提问的方式方便咨询师澄清事实,获取重点,缩小讨论范围。因此,在本案例中,对该求助者不恰当提问的包括:多重选择性提问("这次又有什么问题需要我帮助?是新问题还是上次的老问题?")、责备性问题("我终于理解你妈妈为什么要陪着你了!你根本没有独立生活的能力,这样下去会越来越糟")、多重问题("记得你上次临走时说一周以后再来咨询的,现在半年都过去了,你不觉得两次咨询间隔的时间太长了吗?这次又有什么问题需要我帮助?")和解释性问题("我现在倒是觉得培养你独立生活的能力、自立自强的精神比解决你那两个问题更重要,你说是吗?")。
2.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心理咨询技能中商定咨询方案的掌握情况。在商讨和制定咨询方案时,需要明确咨询师和求助者双方各自特定的责任、权利与义务。其中,求助者责任有:(1)向咨询师提供与心理问题有关的真实资料;(2)积极主动地与咨询师一起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3)完成双方商定的作业。求助者的权利有:(1)有权利了解咨询师的受训背景和执业资格;(2)有权利了解咨询的具体方法、过程和原理;(3)有权利选择或更换合适的咨询师;(4)有权利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5)对咨询方案的内容有知情权、协商权和选择权。求助者的义务有:(1)遵守咨询机构的相关规定;(2)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3)尊重咨询师,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咨询师。因此,如果求助者不遵守咨询预约时间是违反了求助者的义务。
3.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心理咨询技能中影响性技术的掌握情况。常见影响性技术则包括:面质、解释、指导、情感表达、内容表达、自我开放、影响性概述、非语言行为的运用。其中,面质又称质疑、对质、对峙、对抗、正视现实等,是指咨询师指出求助者身上存在的矛盾。情感表达技术就是咨询师将自己的情绪、情感及对求助者的情绪、情感等,告之求助者,以影响求助者。而内容表达则是指咨询师传递信息、提出建议、提供忠告,给予保证、进厅褒贬和反馈等。解释技术是心理咨询中常用的一种影响性技术,是指运用某一理论来描述求助者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原因、实质等。而指导是指咨询师直接地指示求助者做某件事、说某些话或以某种方式行动。指导是影响力最明显的一种技巧。使用指导性技巧时,咨询师应十分明确自己对求助者指导些什么以及效果怎样,叙述应清楚,要让求助者真正理解指导的内容。而自我开放亦称自我暴露、自我表露,是指咨询师提出自己的情感、思想、经验与求助者共同分享。它与情感表达和内容表达十分相似,是两者的一种特殊组合。在本案例中,咨询师说"那你能不能仔细思考一下,在目前情况下,事业和婚姻哪一个对你来说更重要?",表明咨询师试图传递信息以启发引导求助者思考现阶段最重要的事情,运用了内容表达技术。
4.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心理咨询技能中识别和处理依赖的掌握情况。阻抗,本质上是人对于心理咨询过程中自我暴露与自我变化的抵抗。它可表现为人们对于某种焦虑情绪的回避,或对某种痛苦经历的否认。移情是指求助者把对父母或对过去生活中某个重要人物的情感、态度和属性转移到咨询师身上,并相应地咨询师做出反应的过程,发生移情时,咨询师成了求助者某种情绪体验的替代对象。移情通常有两种类型:(1)负移情,是指求助者把咨询师视为过去经历中某个给他带来挫折、不快、痛苦或压抑情绪的对象,在咨询情境中,原有的情绪转移到了咨询师身上,从而在行动上表现出不满、拒绝、敌对、被动、抵抗、不配合等;(2)正移情,是指求助者把咨询师当作以往生活中某个重要的人物,他们逐渐对咨询师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感情,表现出十分友好、敬仰、爱慕甚至对异性咨询师表现出性爱的成分,对咨询师十分依恋、顺从。注意:移情不同于共情,共情(又称"投情"、"神入"、"同感心"、"同理心"、"通情达理"、"设身处地")是指体验别人内心世界的能力,被人本主义心理咨询家认为是影响咨询进程和效果的最关键的咨询特质。而依赖是指当咨询师引导、帮助求助者探索、解决自身问题时,求助者却依赖咨询师,企图由咨询师代替自己解决问题。在本案例中,求助者说"我还是决定不了……还是您帮我选择吧",表明求助者对咨询师出现依赖,希望咨询师代替自己解决问题。
5.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心理咨询技能中提问方式的掌握情况。凯利曾经把临床交谈中不适当的提问方式做过如下归类:(1)"为什么……"的问题。这类问题的含义对求助者是有强烈暗示性的,因为它明显地要求助者说明理由,暗示求助者的行为或情绪是错误的;(2)多重选择性问题。这类问题并不是开放性问题,仍然是封闭性问题,使我们获得的信息仍然受到限制;(3)多重问题。对一件事从几个方面同时提问可能使求助者不知所措;(4)修饰性反问。这类问题实际上并不构成问题,因为它不需要回答也无法回答。这样的问题,常常使会谈陷入僵局;(5)责备性问题。这是以反问形式责备求助者。这种问题,对求助者能产生很大的威胁感,会引起求助者的防卫。这对推动交谈没任何好的作用,所以在咨询中应严加杜绝;(6)解释性问题。这是心理咨询师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和理解,而不是推动求助者去自我探索。关于如何提问的问题,应当在临床实践中认真对待,因为它直接影响求助者和心理咨询师的关系。关于如何提问的问题,应当在临床实践中认真对待,因为它直接影响求助者和心理咨询师的关系。在进行初诊接待时比较合适的做法是间接询问求助者希望得到哪方面的帮助,不可直接逼问。间接提问如:"你来这里想解决什么心理问题?"。而在咨询的过程中,一般需要采用开放式提问和引导式提问,以促进求助者充分地表达自我,也可以适当结合一些封闭式提问的方式方便咨询师澄清事实,获取重点,缩小讨论范围。因此,在本案例中,咨询师说"我现在倒是觉得培养你独立生活的能力、自立自强的精神比解决你那两个问题更重要,你说是吗?"表明咨询师表达自己对求助者当前问题的看法和理解,这样不利于推动求助者去自我探索,属于解释性问题。
6.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心理咨询技能中识别和处理移情现象的掌握情况。移情是指求助者把对父母或对过去生活中某个重要人物的情感、态度和属性转移到咨询师身上,并相应地咨询师做出反应的过程,发生移情时,咨询师成了求助者某种情绪体验的替代对象。移情通常有两种类型:(1)负移情,是指求助者把咨询师视为过去经历中某个给他带来挫折、不快、痛苦或压抑情绪的对象,在咨询情境中,原有的情绪转移到了咨询师身上,从而在行动上表现出不满、拒绝、敌对、被动、抵抗、不配合等;(2)正移情,是指求助者把咨询师当作以往生活中某个重要的人物,他们逐渐对咨询师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感情,表现出十分友好、敬仰、爱慕甚至对异性咨询师表现出性爱的成分,对咨询师十分依恋、顺从。注意:移情不同于共情,共情(又称"投情"、"神入"、"同感心"、"同理心"、"通情达理"、"设身处地")是指体验别人内心世界的能力,被人本主义心理咨询家认为是影响咨询进程和效果的最关键的咨询特质。而依赖是指当咨询师引导、帮助求助者探索、解决自身问题时,求助者却依赖咨询师,企图由咨询师代替自己解决问题。在本案例中,求助者说"两个多月来……我现在的感觉就像是在公司里",表明求助者把咨询师视为过去经历中某个给他带来挫折、不快、痛苦或压抑情绪的对象,在咨询情境中,原有的负性情绪转移到了咨询师身上,对咨询师出现负移情。
7.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心理咨询技能中沉默的掌握情况。咨询时,沉默的感觉有时来自咨询师,大多数是由求助者引起的,主要有怀疑型(不完全信任咨询师,犹豫或者不说某些信息)、茫然型(不知道该说什么好)、情绪型(由于气愤、恐惧、羞愧等情绪所致)、思考型(反复体会咨询师说的话、似有所悟,或回忆对咨询有意义的事)、内向型(由于个性比较内向、不善言谈)、反抗型(不愿意讲,或者不愿参与咨询的被动来访者)。在本案例中,求助者在对话中共出现了三次沉默,前两次的沉默:(1)(沉默)"……我也不知道应该先解决哪一个,最好是能一起解决。"(2)(沉默)"……我还是决定不了。"这两次沉默表明求助者茫然不知如何回答咨询师的问题。而第三次沉默:(3)(沉默)"……真是这样吗?"则表明求助者对咨询师提出的问题"我现在倒是觉得培养你独立生活的能力、自立自强的精神比解决你那两个问题更重要,你说是吗?"而感到愤怒和羞愧,让求助者感觉自己像是在公司里,因此,属于情绪型。
8.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心理咨询技能中沉默的掌握情况。咨询时,沉默的感觉有时来自咨询师,大多数是由求助者引起的,主要有怀疑型(不完全信任咨询师,犹豫或者不说某些信息)、茫然型(不知道该说什么好)、情绪型(由于气愤、恐惧、羞愧等情绪所致)、思考型(反复体会咨询师说的话、似有所悟,或回忆对咨询有意义的事)、内向型(由于个性比较内向、不善言谈)、反抗型(不愿意讲,或者不愿参与咨询的被动来访者)。在本案例中,求助者在对话中共出现了三次沉默,前两次的沉默:(1)(沉默)"……我也不知道应该先解决哪一个,最好是能一起解决。"(2)(沉默)"……我还是决定不了。"这两次沉默表明求助者茫然不知如何回答咨询师的问题。而第三次沉默:(3)(沉默)"……真是这样吗?"则表明求助者对咨询师提出的问题"我现在倒是觉得培养你独立生活的能力、自立自强的精神比解决你那两个问题更重要,你说是吗?"而感到愤怒和羞愧,让求助者感觉自己像是在公司里,因此,属于情绪型。
9.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心理诊断技能中确定造成求助者心理与行为问题的关键点的掌握情况。在心理咨询的过程中,心理咨询师需要列出求助者的临床表现,而后收集各类与临床表现相关的资料,通过对比和分析以确定心理问题的关键点。所谓关键点,其内涵有二:其一,该因素是多数临床表现的原因或者与多数临床表现有内在联系;其二,该因素在个体发展中持久地存在着并随着生活环境的变化改变自身的形式,但无论形式如何改变其本身性质不变。在本案例中,引发该求助者心理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1)女朋友要和他提出分手;(2)求助者个性独立性差,有强烈依赖他人的心理。注:选项D的"工作不满意"不能选,因为,求助者没有对工作不满意,只是对老板没有给自己涨工资不满意("第一件事是我公司里比我晚来的几个人两个月前都涨工资了,唯独我的工资没变"、"我现在这份工作就是我妈托人给我介绍的。唉!如果我妈还在这里,我们老板也不会这么对我,我女朋友也不会嫌我窝囊")。
10.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心理诊断技能中严重心理问题的诊断的掌握情况。一般心理问题是指在近期发生的,内容尚未泛化,反应强度不太强烈的情绪问题,常能找到相应的原因,思维合乎逻辑,人格也无明显异常。而严重心理问题是由相对强烈的现实因素激发,初始情绪反应剧烈、持续时间长久、内容充分泛化的心理不健康状态。在本案例中,引发该求助者心理问题的根本原因是由于求助者的独立性差,依赖他人的心理强烈。此外,恋爱关系破裂则成为重大生活负性事件(现实因素),加剧了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导致求助者"烦得不得了,吃不香、睡不着",持续时间为两个月,心理问题的内容有泛化的趋势("我一进单位心里就不舒服,看见谁都烦"),因此,该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属于严重心理问题。
11.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心理咨询技能中转介的掌握情况。如果求助者和咨询师不能很好地匹配或不适宜时,就要考虑转介。不适宜的情况有三类:(1)欠缺型,由于咨询师的训练重点不一,擅长的内容不一,因而,对某些类型的咨询内容很可能不懂、不擅长;(2)忌讳型,是指有些咨询师在价值观、情感方式上可能对某些人、某些咨询内容,持有某种程度的敏感、偏见、忌讳;(3)冲突型,咨询师和求助者可能在个性等方面存在某种不协调,甚至存在明显的冲突(有些求助者对咨询师信奉的某种理论方法持不信任态度),一旦咨询师意识到咨询关系存在不匹配的情况,咨询师应该主动加以处理。努力调整咨询关系的匹配程度,在无法实现匹配的情况下转介。在本案例,咨询师与求助者在价值观方面存在明显的冲突。故属于冲突型。
12.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心理咨询技能中咨询关系建立的掌握情况。在本案例中,咨询师犯了错误有:(1)提问方式不恰当。对该求助者不恰当提问的包括:多重选择性提问("这次又有什么问题需要我帮助?是新问题还是上次的老问题?")、责备性问题("我终于理解你妈妈为什么要陪着你了!你根本没有独立生活的能力,这样下去会越来越糟")、多重问题("记得你上次临走时说一周以后再来咨询的,现在半年都过去了,你不觉得两次咨询间隔的时间太长了吗?这次又有什么问题需要我帮助?")和解释性问题("我现在倒是觉得培养你独立生活的能力、自立自强的精神比解决你那两个问题更重要,你说是吗?")。(2)对咨询目标存在错误观念,咨询师认为咨询的目标是"我们咨询师有责任给求助者建立正确、健康的价值观,不能一味满足求助者的快乐"的观点是有失偏颇的。咨询目标是双方共同的目标,应该由咨询师与求助者共同商定,求助者单方面提出的目标可能不是真正的咨询目标。同理,咨询师制定的咨询目标也可能不是真正的咨询目标。(3)没有积极关注求助者。案例中,咨询师没有辩证、客观地看待求助者,一味的责备求助者("我终于理解你妈妈为什么要陪着你了!你根本没有独立生活的能力,这样下去会越来越糟"),只看到求助者的消极、灰暗、负性的失败、缺点与不足,没有看到其长处、优点等积极、光明、正性的一面。(4)对咨询关系匹配理解错误。一旦咨询师意识到咨询关系存在不匹配的情况,咨询师应该主动加以处理。如存在冲突时,咨询师不把自己的价值观、生活态度或生活方式等强加给求助者,主动化解冲突。对于欠缺型的情况,可以进行转介,当不能顺利转介给其他合适的咨询师时,咨询师也可以凭借自己的咨询经验,去尝试着理解并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对于自己没有把握的咨询内容,不要急于发表意见,而要先多多听取求助者的叙述,明确问题的实质。在第一次咨询结束后,可以尽快查阅相关资料,或询问有关专家,同时更多地进行深入思考。事实上,许多从事心理咨询的专家都是在这种由不会到会、由知之甚少到了解更多的过程中逐渐成长起来的。重要的是善于学习,以科学的态度去大胆实践。对于第二种忌讳型的情况,咨询师应坚持价值中立的原则,不批评指责求助者,并主动调整自己对求助者问题的看法以及自己的情绪。心理咨询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助人活动,它需要咨询师站在求助者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最大限度地去理解和接纳对方。咨询师在咨询时应有良好的接纳能力,这是咨询师的职业要求。咨询师要尽量使自己保持客观、中立、理性的态度。在第三种冲突型的情况下,咨询师不应以自己的好恶、是非观念为评判标准,善于接纳不同类型的求助者,避免与求助者在个性和观点上发生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