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学网)背景材料:
某企业有玻璃器皿生产车间。该企业的玻璃器皿制造分为烧制玻璃熔液、吹制成型和退火处理三道主要工序,烧制玻璃溶液的主要装置是玻璃熔化池炉。烧制时,从炉顶部侧面人工加入石英砂(二氧化硅)、纯碱(氢氧化钠)、三氧化二砷等原料,用重油和煤气作燃料烧至1300℃——1700℃,从炉底侧面排出玻璃熔液。
玻璃器皿的生产车间厂房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房顶是水泥预制板。厂房内有46t玻璃熔化池炉1座,炉高6m,炉顶距厂房钢制房梁1.7m,炉底高出地面15m。距炉出料口3m处是玻璃器皿自动吹制成型机和退火炉。煤气调压站距厂房直线距离15m,重油储罐距厂房直线距离5m。房内有员工20人正在工作。
由于熔化池炉超期服役,造成炉顶内拱耐火砖损坏,烈焰冲出炉顶近1m,炉两侧的耐火砖也已变形,随时有发生溃炉的可能。2008年6月11日,当地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在进行监督检查时,发现该炉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当即向企业发出暂时停炉、停产的指令。
1.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的规定,指出该车间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别并说明依据。
2.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的规定,分析该车间存在物理性危险有害因素。
3.简要说明该企业各类人员的安全培训要求和培训学时要求。
4.针对该企业现状,提出防范生产安全事故的建议。
正确答案:
1.该车间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别及依据:
(1)坍塌:熔化池炉倒塌。
(2)火灾:煤气和重油。
(3)其他爆炸:煤气。
(4)机械伤害:成型机等机械设备。
(5)灼烫:玻璃溶液温度高达1300——1700℃。
(6)高处坠落:顶部人工加料。
(7)物体打击:顶部加料作业。
(8)中毒和窒息:煤气泄漏。
(9)触电:电气设备。
2.该车间存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
(1)设备设施工具附件缺陷。
(2)防护缺陷。
(3)电危害。
(4)高温物质。
(5)运动物危害。
(6)有害光照。
3.安全培训要求和培训学时要求:
(1)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接受安全培训,具备相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初次安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32学时。每年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12学时。
(2)特种作业人员,须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作业。特种作业操作证申请复审或者延期复审前,安全培训时间不少于8个学时。
(3)新入职人员在上岗必须经过厂、车间、班组三级安全培训教育。岗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24学时。
(4)其他从业人员,根据工作性质进行安全培训,保证其具备本岗位安全操作、应急处置等知识和技能;熟悉有关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
(5)从业人员调整工作岗位或离岗一年以上重新上岗时,应当重新接受车间和班组级的安全培训。
(6)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设施投入使用前,企业应对有关从业人员进行专门的教育培训。
4.防范生产安全事故的建议:
(1)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2)完善现场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或操作规程。
(3)加强职工培训,提高对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能力。
(4)完善应急救援预案,加强演练。
(5)配备和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6)修理玻璃溶化池炉,使其处于完好状态。
(7)迁移重油罐。
(8)现场安装煤气泄漏监测报警装置。
(9)在煤气调压站和车间之间增加防火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