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学网)H公司为一危险化学品销售公司,公司存储罐区共有12台5×10^4m^3的原油罐,总容量为60×10^4m^3,可实现年储运量甲类涂料36000t、乙类涂料30×10^4t、丙类涂料34×10^4t,总投资40171万元。
2019年9月6日8时30分,H公司技术人员发现12号油罐的2号阀门阀板脱落,安排整改。H公司机动科委托F公司承担更换阀门的任务。在拆卸阀门前,H公司简单向F公司作业人员进行了安全交底,同时H公司操作人员已先后三次开污油泵倒管线内原油,但管内仍存有部分原油。
14时3分,F公司的5名施工人员(均为临时工)按要求拆卸旧阀,在用手动葫芦起吊2号阀门时,管线内部分原油溢出,流淌在地面,阀室内通风不良,油气弥漫。现场可燃气体报警仪因失灵没有发出报警信号,也未见通风风机启动。由于在拉动手动葫芦时速度过快,导致阀门端面和管线法兰端面碰撞摩擦打火,引燃阀室地面上原油,造成阀室一层管线区域火灾。H公司巡检人员发现后立即向有关领导报告。14时10分,原油罐区消防中队到达着火现场进行灭火,施救过程中发现消防水管网无水,原来是罐区人员没有开消防泵,随即开泵,但是泵又发生故障,只好启动另一台泵供水。14时18分,阀室内1根原油管线因受热发生爆裂,火势加大,施救过程中又有2根原油管线受热爆裂。因供水不足,只够2辆消防车用水,施救灭火全过程因供水不足,大功率消防车不能发挥战斗力而导致灭火困难。17时10分,大火终于被扑灭。
事故造成2人重伤、1名作业人员20%轻度烧伤,直接经济损失650万元,对周边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事故调查还发现,H公司在更换阀门过程中未按照有关规定办理作业票证,也未派监护人现场监护,可燃气体报警仪,消防水泵等消防设施均未正常投用。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1.依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分析该罐区主要的危险有害因素,并简述防止罐区危险因素演变为事故的控制措施。
2.正常情况下重质油储罐5年清洗一次,简述人工清罐的安全注意事项。
3.简述该起事故暴露的H公司在安全管理方面的问题。
4.依据《危险化学品企业特殊作业安全规范》(GB30871),简述设备检修作业前应对作业人员进行的安全措施交底的主要内容。
正确答案:
1.主要的危险有害因素有:①火灾;②其他爆炸;③高处坠落;④中毒和窒息。
预防火灾、其他爆炸的控制措施:
(1)控制点火源,例如:罐区禁止明火;汽车进入罐区要带熄火器,有接地铁链;维修时使用铜质工具,禁止使用铁质工具;使用防爆电气设备,防止电气火花;设置避雷装置、静电接地装置等。
(2)防止生产爆炸性混合气体,如为防止汽油泄漏,储罐应有呼吸器和汽油蒸气浓度检测器。
(3)建立消防设施、配备消防器材,储罐区和办公楼、变电站安全距离符合要求。
高处坠落的控制措施:
(1)人员可达的高处应有护栏,没有护栏作业时应佩戴安全带。
(2)雨雪天登高作业注意防滑。
预防中毒的控制措施:
(1)防止汽油泄漏。
(2)设置汽油蒸气浓度检测器。
(3)个人配备保护器具。
2.人工清罐的安全注意事项:
(1)人工清罐是受限空间作业,要严格执行受限空间作业的要求。
(2)盲板不可漏加。
(3)蒸汽蒸罐时,控制供汽量。
(4)通风置换时,注意检查罐内情况,极有可能存在硫化亚铁,硫化亚铁与空气在常温下会发生化学反应,引起燃烧甚至爆炸事故。必要时可采用局部喷水等降温措施,将放热反应产生的热量带走。
(5)确保清洗工具和照明设施安全防爆。清理污物时,采用木制品或铜制品等专用工具,不能采用黑色金属制品等产生火花的工具。
(6)严禁穿化纤服进入罐内作业。不得使用移动通信工具,人员在罐内走动注意防滑。
3.在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有:
(1)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不到位:5名外来施工队伍的临时工在充满油气的阀室内冒险作业无人管理,无人监督。
(2)对承包商的管理责任履行不到位:5名外来施工人员全部都是临时工。
(3)作业许可证制度执行不严格,作业前没有认真办理作业许可证,没有认真落实各项安全措施,作业过程中无监护人。
(4)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
(5)设备设施保障责任未落实到位:消防设施均未正常投用。
4.设备检修作业前应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措施交底,主要包括:
(1)作业现场和作业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及采取的具体安全措施与应急措施。
(2)会同作业单位组织作业人员到作业现场,了解和熟悉现场环境,进一步核实安全措施的可靠性,熟悉应急救援器材的位置及分布。
(3)涉及断路、动土作业时,应对作业现场的地下隐蔽工程进行交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