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提炼】2020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一》知识储备(16)
2019年11月22日 来源:来学网配伍变化类型
药理配伍变化
定义 |
药理配伍变化是指药物合并使用后,在机体内一种药物对另一种药物的体内过程或受体作用产生影响,而使其药理作用的性质和强度、副作用、毒性等有所改变。 |
|
药理学的配伍变化 |
协同作用 |
系指两种以上药物合并使用后,使药物作用增加。协同作用又可分为相加作用和增强作用、增敏作用。 |
拮抗作用 |
拮抗作用系指两种以上药物合并使用后,使作用减弱或消失。 |
|
增加毒副作用 |
增加毒副作用系指药物配伍后,增加毒性或副作用。 |
|
注意事项 |
1.有利于治疗:磺胺类药物与甲氧苄啶合并使用,疗效显著加强。 |
|
2.不利于治疗:异烟肼与麻黄碱或阿托品合并应用,使副作用加强。 |
||
3.只有在滴注不超过规定时间的情况下方可加入:氨苄西林滴注在4小时以内、甲氨西林滴注不超过8小时、生理盐水中不能加入两性霉素B。 |
||
4.不能在林格注射液中加入促皮质素、两性霉素B、间羟胺、去甲肾上腺素、四环素类抗生素等。 |
||
5.不能在葡萄糖溶液中加入的药物:氨茶碱、氢化可的松、卡那霉素、新生霉素、可溶性磺胺药、华法林等。 |
物理配伍变化
概念 |
物理配伍变化指药物配伍后产生物理性质的变化,如溶解性能、物理状态、物理、稳定性的变化等这些变化可影响药物的作用和疗效。 |
|
表现形式 |
原因 |
举例 |
溶解度改变 |
某些溶剂性质不同的制剂相互配合使用时,常因溶解度不同而析出沉淀 |
氯霉素注射液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中时往往析出氯霉素 |
吸湿、潮解、液化与结块 |
吸湿性很强的药物含结晶水的药物相互配伍时,药物易发生吸湿潮解 |
中药的干浸膏、颗粒以及某些酶、无机盐类 |
能形成低共熔混合物的药物配伍时,可发生液化而影响制剂的配制 |
樟脑、冰片与薄荷脑混合时产生的液化不影响疗效 |
|
散剂、颗粒剂由于药物吸湿后而又逐渐干燥会引起结块 |
板蓝根颗粒易吸湿结块 |
|
粒径或分散状态的改变 |
乳剂、混悬剂中分散相的粒径变粗,或聚结或凝聚而分层或析出 |
布洛芬混悬剂易分层 |
化学配伍变化
(1)浑浊或沉淀
①pH改变产生沉淀
酸性药物盐酸氯丙嗪与碱性药物异戊巴比妥钠;
磺胺嘧啶钠注射液与葡萄糖注射液;
水杨酸钠或苯巴比妥钠水溶液遇酸。
②水解产生沉淀
苯巴比妥钠水溶液、硫酸锌滴眼液
③生物碱盐溶液的沉淀
生物碱盐与鞣酸、碘、碘化钾、乌洛托品等相遇而沉淀
④复分解产生沉淀
硫酸镁与可溶性的钙盐、碳酸氢钠或某些碱性较强的溶液而沉淀
(2)变色
维生素C与烟酰胺 橙红色
多巴胺注射液与碳酸氢钠注射液 粉红至紫色
碳酸氢钠或氧化镁粉末能使大黄粉末变为粉红色
氨茶碱或异烟肼与乳糖粉末 黄色
(3)产气
溴化铵、氯化铵、乌洛托品与碱性药物
溴化铵与利尿药配伍分解产生氨气
乌洛托品与酸性药物
碳酸盐、碳酸氢盐与酸性药物
(4)分解破坏、疗效下降
维生素B12与Vc合用,B12的效价显著降低
红霉素乳糖酸盐与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合用
(5)发生爆炸
强氧化剂与强还原剂配伍
氯化钾与硫
高锰酸钾与甘油
强氧化剂与蔗糖或葡萄糖
(6)产生有毒物质
含朱砂的中药制剂与还原性的药物溴化钾、溴化钠、碘化钾、碘化钠、硫酸亚铁配伍
安徽新梦想现已开通线上辅导课程,名师授课、专家答疑、更有定制科学复习计划!点击进入: 安徽新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