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习题】2021年公卫执业医师流行病学练习题(12)

2021年07月24日 来源:来学网

  为帮助2021年公卫执业医师考生高效备考,来学网特整理了公卫执业医师练习题给考生做题!更多考试试题>>>请关注来学网>>>

  十二、传染病流行病学

  一、A1

  1、疾病预防措施中,EPI是指

  A、流行病学

  B、预防接种

  C、冷链

  D、被动免疫

  E、扩大免疫计划

  2、下列哪一种是被动免疫制品

  A、抗狂犬病血清

  B、百日咳疫苗

  C、卡介苗

  D、破伤风类毒素

  E、流感疫苗

  3、我国计划免疫工作“四苗防六病”针对的疾病不包括

  A、结核病

  B、百日咳

  C、白喉

  D、麻疹

  E、乙型脑炎

  4、一次成功接种可产生较长期免疫力的生物制品是

  A、灭活疫苗

  B、类毒素

  C、抗毒素

  D、免疫球蛋白

  E、减毒活疫苗

  5、评价预防接种效果的免疫学指标是

  A、抗体阳转率、抗体平均滴度

  B、标化率、续发率

  C、引入率、抗体阳转率

  D、有效率、抗体平均滴度

  E、保护率、效果指数

  6、不属于我国计划免疫范畴的传染病是

  A、乙肝

  B、风疹

  C、麻疹

  D、脊髓灰质炎

  E、结核病

  7、从病原体侵入机体到临床症状出现这段时间为

  A、病原侵入期

  B、前驱期

  C、潜伏期

  D、传染期

  E、无症状期

  8、传染期的意义

  A、确定消毒时间的长短

  B、确定患者的隔离期限

  C、用于推断受感染的时间

  D、作为应急接种的参考

  E、推断致病因子

  9、传染病病人能排出病原体的整个时间称为

  A、潜伏期

  B、前驱期

  C、传染期

  D、极期

  E、恢复期

  10、下面哪个因素会使人群易感性降低

  A、计划免疫

  B、新生儿增加

  C、易感人口迁入

  D、免疫人口免疫力自然消退

  E、免疫人口死亡

  11、下列哪条不符合经空气传播的特点

  A、具有冬春季节性升高现象

  B、在未经免疫预防人群中,发病呈周期性升高

  C、在未经免疫的城市人群中,常在儿童期即被感染

  D、在交通不便的山区发病呈典型的周期性现象

  E、易感者在人群中的比例是决定流行时强度的重要因素之一

  12、孕妇患风疹后,可能引起胎儿畸形,此传播方式为

  A、上行性传播

  B、水平传播

  C、医源性传播

  D、垂直传播

  E、产时传播

  13、人群作为一个整体对传染病的易感程度称为

  A、人群免疫性

  B、人群传染性

  C、人群易感性

  D、人群易患性

  E、人群感染性

  14、构成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条件是

  A、微生物、宿主、媒介

  B、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C、病原体、环境、宿主

  D、病原体数量、致病力、定位

  E、病原体、人体、他们所处的环境

  15、下列哪一项不是水平传播

  A、空气传播

  B、经水传播

  C、娩出前从母亲到后代之间的传播

  D、经食物传播

  E、经媒介节肢动物传播

  16、下列哪组疾病均可经水传播

  A、伤寒、霍乱、钩虫病

  B、血吸虫病、甲型肝炎、钩端螺旋体病

  C、伤寒、霍乱、出血热

  D、霍乱、痢疾、斑疹伤寒

  E、甲型肝炎、戊型肝炎、恙虫病

  17、下列哪项不是传染源

  A、病原携带者

  B、传染病患者

  C、受感染的动物

  D、有血吸虫尾蚴的钉螺

  E、受污染的食物

  18、下列疾病中不会发生母婴垂直传播的为

  A、梅毒

  B、甲型肝炎

  C、艾滋病

  D、乙型肝炎

  E、弓形虫病

  19、流感病人的传染性在下列哪个时期最强

  A、潜伏期

  B、潜伏期末

  C、发病初期

  D、临床症状期

  E、恢复期

  20、以下哪项属于影响传染病流行过程的自然环境因素

  A、社会制度

  B、地貌水文

  C、经济水平

  D、文化教育

  E、卫生服务

  21、感染病原体后,仅引起机体发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而临床上不出现特异性的症状和体征,称为

  A、显性感染

  B、潜伏性感染

  C、隐性感染

  D、病原携带状态

  E、一过性感染

  22、将染疫人收留在指定的处所,限制其活动,并进行观察或治疗,直到消除传染病传播危险,这一措施被称为

  A、拘留

  B、隔离

  C、留验

  D、医学观察

  E、医学检查

  23、构成“传染过程”必须具备的因素是

  A、病原体、易感机体

  B、寄生虫、中间宿主及终末宿主

  C、病人、污染物、易感者

  D、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E、微生物、媒介及宿主

  24、关于传染的概念,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传染也称感染

  B、感染病原体后是否发病,主要取决于病原体的特性

  C、感染病原体后是否发病,主要取决于人体的抗病能力

  D、传染病是传染或感染过程中的表现形式之一,感染病原体后不一定都发病

  E、构成传染过程必需具备病原体,人体及环境三个因素

  25、对流感的预防措施应采取

  A、对传染源采取措施

  B、对易感者采取措施

  C、对传播途径采取措施

  D、A+B+C采取综合性措施

  E、不需采取措施,可自行停止传播

  26、早期正确诊断传染病最重要的意义在于

  A、避免延误病情

  B、解决合理治疗

  C、有助于判断预后

  D、有助于流行病学调查

  E、有助于防止传播

  27、疫情的责任报告人包括

  A、医疗保健人员

  B、医疗保健人员和卫生防疫人员

  C、医疗保健人员、个体医生和卫生防疫人员

  D、医疗保健人员、个体医生、卫生防疫人员和饭店职工

  E、医疗保健人员、个体医生、卫生防疫人员和饭、旅店职工

  28、我国规定甲类传染病报告时限在农村最多不超过

  A、1小时

  B、2小时

  C、8小时

  D、10小时

  E、12小时

  29、为了预防的目的,降低人群易感性主要通过

  A、继发免疫

  B、隐性感染免疫

  C、人工自动免疫

  D、免疫人群移入

  E、病原体的变异

  30、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甲类传染病是指

  A、鼠疫、狂犬病

  B、黑热病、炭疽

  C、鼠疫、炭疽

  D、鼠疫、霍乱

  E、炭疽、霍乱

  31、疫源地范围的大小取决于

  A、传播途径的特点、传染源是人还是动物

  B、传染源数量的多少及其活动范围、周围人群的免疫状况

  C、传染源的活动范围、传播途径的特点、周围人群的免疫状况

  D、传染源的数量、人群中易感者的比例、预防措施的效果

  E、传染源的数量、传播途径的特点、人群中易感者的比例

  32、以下哪项不是疫源地消灭必须具备的条件

  A、传染源被移走或不再排出病原体

  B、传染源排于外环境中的病原体被消灭

  C、所有易感接触者经过该病最长潜伏期未出现新病例或被证明未受感染

  D、传染源已完全治愈

  E、以上均不是

  33、疫源地消灭的条件

  A、外环境中的病原体已经被彻底清除

  B、传染源被移走

  C、全部易感者经该病的最长潜伏期观察均未发病或感染

  D、A+B+C

  E、上述均错

  34、影响传染病流行的因素是

  A、自然环境的温度及温度

  B、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

  C、社会制度、宗教信仰及地理、气候等

  D、经济条件的好坏

  E、文化水平的高低

  35、传染源及其排出的病原体向周围传播所能波及的范围称为

  A、疫点

  B、疫区

  C、疫源地

  D、自然疫源地

  E、传染区

  36、影响和制约疾病流行的两因素指的是

  A、自然因素、气候因素

  B、气候因素、地理因素

  C、地理因素、社会因素

  D、社会因素、气候因素

  E、自然因素、社会因素

  二、A2

  1、某3岁男童,未曾服用过脊髓灰质炎疫苗,在9月份来院就医,家人代诉发热、多汗、烦躁、头痛、呕吐、下肢肌肉疼痛,体检发现下肢出现不对称的肢体迟缓性瘫痪,该患儿的诊断应首先考虑

  A、病毒性脑炎

  B、临床上可拟诊断为脊髓灰质炎

  C、临床上可诊断为脊髓灰质炎

  D、已可确诊为脊髓灰质炎

  E、以上都不对

  2、某地区开展1~7岁儿童随机双盲麻疹疫苗免疫接种效果观察,结果免疫接种组儿童1000人中发病5人,未免疫组1000人中发病25人,该疫苗保护率为

  A、20‰

  B、20%

  C、67%

  D、80%

  E、90%

  3、1990年,某城市有麻疹暴发流行。经调查发现,此时期有大量的流动儿童迁入。从人群易感性角度考虑,这主要是因为

  A、免疫人口减少

  B、免疫力自然消退

  C、易感人群迁入

  D、隐性感染减少

  E、儿童比例增加

  4、某农村地区发生3例疑似霍乱病例,这3例疑似病例均从疫区打工回来度假。根据我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责任报告人发现后应在多长时间内向当地卫生防疫机构报告

  A、2小时

  B、3小时

  C、6小时

  D、12小时

  E、24小时

  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下列疾病中要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的是

  A、麻疹

  B、血吸虫

  C、肺炭疽

  D、黑热病

  E、登革热

  答案部分

  一、A1

  1、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扩大免疫计划(EPI)是WHO提出的,要求在1990年前对全世界儿童进行麻疹、脊髓灰质炎、百日咳、白喉、破伤风及结核病六种儿童传染病的预防接种,以减少上述六病的发病率与死亡率。

  【该题针对“免疫规划及其评价★”知识点进行考核】

  2、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人工被动免疫指直接给机体注入免疫应答产物,如含有特异性抗体的免疫血清,使机体立即获得免疫力,但在体内维持时间较短,主要用于紧急预防和免疫治疗。

  【该题针对“免疫规划及其评价★”知识点进行考核】

  3、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我国计划免疫工作的主要内容是“四苗防六病”即接种卡介苗、脊髓灰质炎三价糖丸疫苗、百白破混合疫苗和麻疹疫苗,预防白喉、百日咳、破伤风、麻疹、脊髓灰质炎、结核。1992年乙肝疫苗也被纳入计划免疫范畴内。只有E选项不在计划免疫范畴内,因此答案为E。

  【该题针对“免疫规划及其评价★”知识点进行考核】

  4、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减毒活疫苗为人工主动免疫,能够刺激机体产生持久的免疫力。

  【该题针对“免疫规划及其评价★”知识点进行考核】

  5、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免疫学效果评价包括:人群抗体阳转率、抗体平均滴度和抗体持续时间。保护率和效果指数属于流行病学效果评价。

  【该题针对“免疫规划及其评价★”知识点进行考核】

  6、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我国现阶段实行的计划免疫工作为“五苗防七病”,包括结核病、脊髓灰质炎、百日咳、白喉、破伤风、麻疹和乙型肝炎。所以答案选B。

  【该题针对“免疫规划及其评价★”知识点进行考核】

  7、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潜伏期指病原体侵入机体至最早出现临床症状的这段时间。传染期指患者排出病原体的整个时期。前驱期指患者开始感觉一般性的不适,如:疲乏、头痛和轻度体温升高等。而尚无特殊的临床症状或体征。病原侵入期指从病原物侵入寄主到建立寄主关系的这段时间。

  【该题针对“传染源、传播途径、人群易感性★”知识点进行考核】

  8、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传染期的长短可影响疾病的流行特征,传染期短的疾病,继发病例常成簇出现;传染期长的疾病,继发病例陆续出现,持续时间可能较长。传染期是决定传染病病人隔离期限的重要依据。

  【该题针对“传染源、传播途径、人群易感性★”知识点进行考核】

  9、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病人排出病原体的整个时期,称为传染期。传染期的长短可影响疾病的流行特征,传染期短的疾病,继发病例常成簇出现;传染期长的疾病,继发病例陆续出现,持续时间可能较长。传染期是决定传染病病人隔离期限的重要依据。

  【该题针对“传染源、传播途径、人群易感性★”知识点进行考核】

  10、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可引起人群易感性降低的主要因素包括:①计划免疫:预防接种可提高人群对传染病的特异性免疫力,是降低人群易感性的重要措施。预防接种必须按程序规范实施。②传染病流行:一次传染病流行后,有相当部分人因发病或隐性感染而获得免疫,但其免疫力持续时间因病种而定。

  【该题针对“传染源、传播途径、人群易感性★”知识点进行考核】

  11、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经空气传播的传染病流行特征为:传播广泛,发病率高;冬春季高发;少年儿童多见;在未免疫预防人群中,发病率呈周期性升高现象;受居住条件和人口密度的影响。经空气传播的传染病,通过切断传播途径的方法来达到预防和控制的目的,效果甚微。

  【该题针对“传染源、传播途径、人群易感性★”知识点进行考核】

  12、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垂直传播是指病原体通过母体传给子代的传播。

  【该题针对“传染源、传播途径、人群易感性★”知识点进行考核】

  13、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此题考查对人群易感性的认识。人群易感性是指人群作为一个整体对传染病的易感程度。因此,答案C为最佳选项。

  【该题针对“传染源、传播途径、人群易感性★”知识点进行考核】

  14、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者是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

  【该题针对“传染源、传播途径、人群易感性★”知识点进行考核】

  15、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娩出前从母亲到后代之间的传播,属于垂直传播。

  【该题针对“传染源、传播途径、人群易感性★”知识点进行考核】

  16、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经水传播:许多肠道传染病、某些人兽共患病及寄生虫病可经水传播,如伤寒、霍乱、痢疾、甲型肝炎、血吸虫病、钩端螺旋体病等。

  【该题针对“传染源、传播途径、人群易感性★”知识点进行考核】

  17、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传染源是指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且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包括病人、病原携带者和受感染的动物。本题的E选项“受污染的食物”,不是人或动物,所以不是传染源。

  【该题针对“传染源、传播途径、人群易感性★”知识点进行考核】

  18、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甲型病毒性肝炎,简称甲型肝炎、甲肝,是由甲型肝炎病毒(HAV)引起的,以肝脏炎症病变为主的传染病,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

  【该题针对“传染源、传播途径、人群易感性★”知识点进行考核】

  19、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流感病人从潜伏期末就有传染性,一般传染期约 5~7 天,发病初期传染性最强。

  【该题针对“传染过程★”知识点进行考核】

  20、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A、C、D、E 项属于社会环境因素。仅B 项属于自然环境因素。

  【该题针对“传染过程★”知识点进行考核】

  21、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隐性感染是指感染病原体后,仅引起机体发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而临床上不出现特异性的症状和体征,临床只有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证实有感染。因此答案是C。

  【该题针对“传染过程★”知识点进行考核】

  22、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留验:即隔离观察。即在指定场所进行观察,限制活动范围,实施诊察、检验和治疗。留验和隔离采取的措施基本是一样的,但是留验的人员是高度怀疑者,不一定是染疫人员,而隔离是已经确定的染疫人员。医学观察和医学检查不需要限制活动。

  【该题针对“传染过程★”知识点进行考核】

  23、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传染过程是指病原体进入宿主机体后,与机体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的过程,亦即传染发生、发展直至结束的整个过程。所以传染过程必备的因素为病原体和宿主(易感机体)。所以本题答案选择A。

  【该题针对“传染过程★”知识点进行考核】

  24、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感染病原体后是否发病,主要取决于人体的抗病能力。

  【该题针对“传染过程★”知识点进行考核】

  25、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流感的常见疾病,影响范围比较大,影响时间也比较长,在采取预防措施时,应该从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方面同时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才能达到比较好的预防效果。

  【该题针对“传染病的预防策略与措施★”知识点进行考核】

  26、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早期诊断能够及时发现传染病,在第一时间内采取有效预防措施,有助于防止传染病的传播。

  【该题针对“传染病的预防策略与措施★”知识点进行考核】

  27、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责任报告人:凡执行职务的医疗保健人员、卫生防疫人员、包括个体开业医生皆为疫情责任报告人。责任报告人发现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传染病病人,应依法填写疫情报告卡,向卫生防疫机构报告疫情。

  【该题针对“传染病的预防策略与措施★”知识点进行考核】

  28、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我国规定甲类传染病报告时限在城镇和农村都是最多不超过2个小时。

  【该题针对“传染病的预防策略与措施★”知识点进行考核】

  29、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免疫预防是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一种特异性预防措施,是预防传染病流行的重要措施。所以降低人群易感性主要是通过人工自动免疫。

  【该题针对“传染病的预防策略与措施★”知识点进行考核】

  30、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甲类传染病是指鼠疫、霍乱。

  【该题针对“传染病的预防策略与措施★”知识点进行考核】

  31、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疫源地的范围大小因病种而异,取决于传染源的活动范围,传播途径的特点和周围人群的免疫状况,传染源的活动范围越大,周围易感者比例越高,疫源地的范围也越大。因此,本题答案为C。

  【该题针对“传染病的流行过程★”知识点进行考核】

  32、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疫源地消灭必须具备三个条件:①传染源已被移走(住院或死亡)或不再排出病原体(治愈);②通过各种措施消灭了传染源排于外环境的病原体;③所有的易感接触者,经过该病最长潜伏期而未出现新病例或证明未受感染。

  【该题针对“传染病的流行过程★”知识点进行考核】

  33、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疫源地消灭必须具备三个条件:①传染源已被移走(住院或死亡)或不再排出病原体(治愈);②通过各种措施消灭了传染源排于外环境的病原体;③所有的易感接触者,经过该病最长潜伏期而未出现新病例或证明未受感染。

  【该题针对“传染病的流行过程★”知识点进行考核】

  34、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①自然因素主要包括气候、地理、土壤和动植物等因素,对流行过程的三个环节都有影响。②社会因素包括人类的一切活动,如生产和生活条件、卫生习惯、卫生条件、医疗卫生状况、居住环境、人口流动、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社会动荡等。

  【该题针对“传染病的流行过程★”知识点进行考核】

  35、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传染源及其排出的病原体向周围播散所能波及的范围称为疫源地。形成疫源地的条件包括两方面,即存在传染源和病原体能够持续传播。

  【该题针对“传染病的流行过程★”知识点进行考核】

  36、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者是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任何一个环节的变化都可能影响传染病的流行和消长。然而,三个环节中的每一个环节本身以及它们之间的连接都受到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该题针对“传染病的流行过程★”知识点进行考核】

  二、A2

  1、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根据患儿年龄、无服疫苗史、就医的季节及临床表现,应容易考虑脊髓灰质炎的诊断,但无确诊所需要的病毒分离或血清特异性抗体检测结果,所以仅能够认为临床诊断成立。

  【该题针对“免疫规划及其评价★”知识点进行考核】

  2、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疫苗保护率=(对照组发病率-接种组发病率)/对照组发病率×100%。本题的保护率=(25/1000-5/1000)/(25/1000)×100%=80%

  【该题针对“免疫规划及其评价★”知识点进行考核】

  3、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易感人群的迁入提高了该地区易感人群的易感性。

  【该题针对“传染源、传播途径、人群易感性★”知识点进行考核】

  4、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霍乱为甲级传染病,甲级传染病的报告时限为不超过2个小时。

  【该题针对“传染病的预防策略与措施★”知识点进行考核】

  5、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要按照甲级传染病的报告时限要求进行上报。

  【该题针对“传染病的预防策略与措施★”知识点进行考核】

考前培训课程+题库+资料助力考生讯速稳步成长

↓↓↓↓↓

来学网

助你取证加上金榜!!!

安徽新梦想现已开通线上辅导课程,名师授课、专家答疑、更有定制科学复习计划!点击进入: 安徽新梦想

心之所往
来而学之

更多热门考试资讯,点击进入:安徽新梦想

在线视频学习,海量题库选择,点击进入:安徽新梦想

梅花香自苦寒来,学习是一个打磨自己的过程,希望小编整理的资料可以助你一臂之力。

点击进入>>>>安徽新梦想—未来因学而变

学习视频,在线题库、报考指南、成绩查询、行业热点等尽在安徽新梦想(点击进入)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