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单层工业厂房,设置有两台Q=25/10t的软钩桥式吊车,吊车每侧有两个车轮,轮距4m,最大轮压标准值F(来学网)=279.7/kN,横行小车重量标准值g=73.5kN,吊车轨道高度h=130mm。厂房柱距12m,采用工字形截面的实腹式钢吊车梁,上翼缘板的厚度h=18mm,腹板厚t=12mm。沿吊车梁腹板平面作用的最大剪力为V,在吊车梁顶面作用有吊车轮压产生的移动集中荷载P和吊车安全走道上的均布荷载q。
  1. 当吊车为中级工作制时,试问,作用在每个车轮处的横向水平荷载标准值(kN),应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
    (来学网)15.9
    B.
    (来学网)8.0
    C.
    (来学网)22.2
    D.
    (来学网)11.1
  2. 假定吊车为重级工作制时,试问,作用在每个车轮处的横向水平荷载标准值(kN),应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
    (来学网)8.0
    B.
    (来学网)14.0
    C.
    (来学网)28.0
    D.
    (来学网)42.0
  3. 当吊车工作制为轻、中级或重级时,吊车梁腹板上边缘局部压应力(N/mm),应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
    (来学网)81.6、81.6、110.1
    B.
    (来学网)81.6、85.7、110.1
    C.
    (来学网)81.6、85.7、121.1
    D.
    (来学网)85.7、85.7、121.1
  4. 吊车梁上翼缘板与腹板采用双面角焊缝连接(不需验算疲劳的吊车梁),试问,当对其角焊缝进行强度计算时,应采用下列何项荷载的共同作用?
    A.
    (来学网)V与P
    B.
    (来学网)V与P和q
    C.
    (来学网)V与q
    D.
    (来学网)P与q
正确答案:
(1)B
(2)C
(3)D
(4)A
答案解析:
16.依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的5.1.2条,可得T=(25×9.8+73.5)×0.1/4=8.0kN,故选择B。依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2006局部修订版,解答过程不变。
17.依据《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的3.2.2条,重级工作制吊车应考虑由吊车摆动引起的横向水平力,其大小为H=0.1×279.7=27.97kN故选择C。
点评:《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与《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均有吊车横向水平荷载规定,但还是有区别的。前者是考虑小车制动所引起,而后者则是大车运行过程中的卡轨力。从使用上看,后者只用于重级工作制吊车情况,且只在计算吊车梁(或吊车桁架)、制动结构及连接时用,不用于刚架计算中。另外,两种水平力不同时考虑。邱鹤年《钢结构设计禁忌与实例》一书中认为,设计时取二者的较大者。
18.依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的3.2.5条,可变荷载的分项系数取1.4。再依据该规范的5.3.1条,轻、中级吊车,动力系数取1.05;重级吊车,动力系数取1.1。依据《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的4.1.3条,对轻、中级吊车,取ψ=1.0;重级吊车,ψ=1.35。依据4.1.3条,吊车梁腹板上边缘局部压应力按下式计算:

式中l=α+5h+2h=50+5×18+2×130=400mm。于是,对轻、中级吊车梁,有:

对重级吊车梁,有:

故选择D。
19.依据《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的7.3.1条,角焊缝计算式只有V、P两个因素,q的影响已计入V中。均布荷载g产生的局部压应力较小,可以忽略。故选择A。
点评:对此问题,有不同观点:邱鹤年《钢结构设计禁忌及实例》(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一书中第163页指出,GB50017-2003的式7.3.1基本沿用前苏联规范做法和我国的TJ17-74、GBJ17-88,各文本中均未列入梁上均布荷载的作用,像吊车梁等情况,均布荷载作用比较小,可以忽略,但平台梁均布荷载作用就较大,不可或缺。TJ17-74编制说明第73条曾专述如在梁的上翼缘上承受很大均布荷载作用时,应计入均布荷载的影响。如吊车梁上表面有安全过道的永久荷载和可变荷载,或管线等设备负荷,将这种纵向单位负荷记作q,则规范7.3.1应扩充为据此,应选择B。还有人认为,V是内力,不能算作荷载,只有P与q才能算作荷载,应选择D。